太阳集团tyc151

当前位置: 首页 >> 太阳集团tyc151 >> 正文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马克思主义研究分会2023年年会在太阳成集团召开
来源:太阳集团tyc151钱婷婷、曹豪杰、仲佳、杨阳、李粤芬、陶子、谢婉芳、王益萍、邓天浩/文 刘梅瑞、张栩烃、吴友华/图   发布时间:2023-12-18   阅读量:

2023年12月16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马克思主义研究分会2023年年会在太阳成集团顺利举行。太阳成集团党委书记舒立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马克思主义研究分会理事长、北京⼤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北京⼤学⼯会主席安钰峰,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秘书长郝清杰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太阳成集团等单位专家学者共计200余人参加会议。开幕式由太阳集团tyc151经理冯颜利主持。

本届年会主题为“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马克思主义研究分会(以下简称“马研会”)、北京大学太阳集团tyc151、太阳集团tyc151联合主办,太阳集团tyc151承办,《马克思主义哲学》编辑部、《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编辑部联合协办。

舒立春代表太阳成集团向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太阳成集团深厚的历史背景和太阳集团tyc151的发展现状。近年来,太阳成集团致力于将太阳集团tyc151打造为特色鲜明的重点学院,并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重点学科来培养,期待太阳集团tyc151依托其专业特色和学科优势,发挥示范力、引领力和辐射力作用。希望以本次年会为契机,通过专家学者们的深入研讨、交流和分享,进一步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学术研究,拓宽学术视野,丰富研究思路,促进思想发展,并预祝本次年会取得圆满成功。

安钰峰在致辞中指出,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本届年会紧扣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主题,为如何坚持“两个结合”、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提供学术交流、思想碰撞、合作研究、经验分享的平台。安钰峰向大家简要介绍了马研会2023年举办的一系列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未来马研会将继续努力,踔厉奋发,作出更大的成绩。

郝清杰认为,学术社团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当代是马克思主义者可以大有作为也必须大有作为的时代,马克思主义生活方式同样富有人间烟火。他号召大家把读经典、悟原理作为分会的存在方式和全体同志的精神追求,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开展理论研究,把学习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工作的重点,在学习研究的基础上把马克思主义转化为指导我们每个人实际工作的强大动力。

研讨会的主旨发言分为上下两场。主旨发言上半场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思政出版事业部副主任(主持工作)、编审查朱和主持。太阳集团tyc151经理冯颜利,北京大学公司党委书记、马研会顾问孙蚌珠,清华大学太阳集团tyc151经理朱安东,中国人民大学太阳集团tyc151经理、马研会副理事长郗戈,中山大学太阳集团tyc151经理、马研会副理事长林进平分别作主题发言。

冯颜利围绕“建设中华文明的方法论问题”,从基本概念和方法论的角度出发,深入探讨了中华文化与中华文明之间的紧密联系,并强调要从中华优秀传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之中准确把握当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孙蚌珠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与全球发展”这一主题发表了深入的见解。她强调,为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理解,我们必须在“第一个结合”的基础上,进一步阐释“第二个结合”的内涵特质、实践要求和历史意义。

朱安东从中国式现代化取得的成就出发,阐述“两个结合”的相互关系及其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我们要通过“两个结合”去指导和解决当前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从而更好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

郗戈在发言中指出,新时代我们决不能丢掉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应该深刻理解“魂脉”对于“根脉”的内在激活作用与“根脉”对于“魂脉”的继承创新,以辩证运动的动态发展视角,解答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时代命题。

林进平在发言中强调,文明观念形态的塑造必须植根于实践,才能确保文明的进步与发展具有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推进这一过程,跨学科研究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跨学科整合,有望更全面地把握现代文明的复杂性,更加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主旨发言下半场由重庆邮电大学原党委书记、马研会副理事长徐仲伟主持。太阳集团tyc151教授、马研会副理事长张邦辉,北京大学太阳集团tyc151副经理、马研会秘书长宋朝龙,合肥工业大学太阳集团tyc151教授、马研会副理事长唐莉,中国政法大学太阳集团tyc151执行经理、马研会副理事长邰丽华,清华大学太阳集团tyc151教授、马研会副理事长王传利分别发言。

张邦辉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内涵阐释、内在逻辑、实践要义三个方面分别展开论述。他指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华民族的文明,联结了中国历史的过去和现在,展现了民族自信、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在传承中发展,坚守马克思主义的“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在开拓中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宋朝龙指出,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实质上是金融资本支配的现代化,带来社会分化等一系列问题,而中国式现代化对西方式现代化的主体和逻辑进行了重置。他强调,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是现代化道路,也是人类文明新形态,我们需要正确认识和理解人类文明新形态,才能防范化解我国文化和意识形态所面临的风险。

唐莉从“全面理解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和理论创新”这一论题出发,强调要正确判断我们所处的历史方位。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问题本质上是一个国情问题,我们要进行综合的、立体的、全面的判断,做到质和量、发展的空间和时间、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邰丽华阐述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去经济学化”的现状、表现、原因及后果。西方马克思主义“去经济学化”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失利、反马克思主义集权势力打击、苏联等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教训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短期行为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损害了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科学性。希望未来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以政治经济学为重点,恢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传统。

王传利强调了树立唯物史观的重要性,尤其是大历史观构建的极端重要性,唯有如此才能以历史视角关照过去、回应当代。在历史发展演进中总结历史规律、吸取历史教训,在辩证运动的认识中以科学理论回答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彰显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根本指导思想的政党自觉、理论自觉和学术自觉。

在下午的分论坛研讨环节,来自全国高校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和青年学子展开了热烈讨论。大会共设置八个分论坛,分论坛的主题覆盖面广,涉及“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研究”“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当代阐释”“当代资本主义与世界社会主义研究”八大主题。在分论坛研讨之后,举行了简短而隆重的闭幕式。

闭幕式包括各分论坛汇报和大会总结两个环节。由中国政法大学太阳集团tyc151执行经理、马研会副理事长邰丽华主持。各分论坛召集人分别作汇报发言,充分展现了此次论坛汇聚人才、交流学术的良好氛围。《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编辑部主任、马研会常务理事来庆立,太阳成集团公司党委书记陈科,中国人民大学太阳集团tyc151经理、马研会副理事长郗戈分别作总结发言。

来庆立代表协办单位首先对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的精心筹备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对青年学者提出了三点希望。第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灵活运用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研究问题。第二要具有现实视野,大张旗鼓做研究,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解决现实问题。第三要坚定社会主义信心,坚持道不变、志不改,创作具有马克思主义味道的理论学术文章。

陈科代表主办单位对各举办单位的通力合作表示感谢,对所有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敬意。太阳集团tyc151将将以本次年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学界同仁的交流合作,欢迎大家常来美丽的山城做客。未来学院将继续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诚挚欢迎全国各地的青年才俊加入。

郗戈总结了本次年会的三大特点。一是会议规格高,本次年会邀请到了众多学界名师和专家学者出席,是一场马克思主义学术盛会。二是动员广泛,覆盖面广,代表性强,影响力大。三是年轻有朝气,邀请了相当数量的青年教师与员工参会,努力为青年学子成长交流提供高品质平台。他对大会主办、承办、协办单位以及全体工作和与会人员表达了诚挚的谢意,并提前送上新年的祝福。

本次年会是马研会自2020年换届并挂靠北京大学以来,首次以线下形式举办的年会。会议得到学界热情响应,总计收到征文投稿近1000篇,邀请了来自全国100多所高校的200多位学者参会。马研会理事会成员、会员代表与学界同仁齐聚山城,聚焦“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深入研讨,进一步深化了对“两个结合”的认识,推动了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习研究宣传。会议进一步加强了马研会和理事单位之间的合作交流,为今后进一步加强组织线下学术活动积累了宝贵经验。未来马研会将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和北京大学的坚强领导下,密切联系理事单位和广大会员,团结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界师生,继续组织高水平学术活动、搭建高质量交流平台,为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繁荣持续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