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论文以闽粤两个重点侨乡为中心,基于民国报刊及各地档案资料,考察1937—1945年涉侨兵役办法的演变、实践及其特点,并结合日常抵抗理论与社会资本理论探讨侨乡民众之因应。研究显示,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开始落实征兵制。在“三平原则”之下,海外华侨、部分归侨与侨生成为“合法的例外”,可申请免缓役。涉侨免缓役优待政策几经修订,渐趋细致与严格,这是国民政府试图平衡兵源需求与华侨资源之结果。但基层役政并未对涉侨兵役办法落实到位,反而滋生强制征集、买丁抵额等问题,并给缓役归侨出国设置障碍。侨乡民众利用独特的华侨资源予以因应。他们通常不敢冒险直接对抗权威,而是选择买替贿免与逃跑等日常抵抗方式。侨乡便利的条件,使出洋成为其因应役政的最后退路。相比于一般性征兵,侨乡缓役者众多、拥有侨汇收入、人口流动频繁等特点,都使国民政府涉侨征兵工作具有独特性。
全文链接:
https://kns.cnki.net/kcms2/article/abstract?v=K_cp52o2S78f752Z6fBdb3MJh1PYh6WRYY_LVeUvIQJ3CaFmOWiR2IT-YpYdiXWqfiJkOZiwg5ChDgZVT1AU_vyXi-s81ZNmtTG8qEmCyxBoY7btPijqZ83fxt2laoN1qzHY-u8JCQo=&uniplatform=NZKPT&flag=copy